CIAVC2021|易视腾侯立民:大屏困境的破解之道

发布时间: 2021-06-09

6月3日-5日,“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奋进视听新征程”,举办40余场高质量的论坛、展览、发布会、盛典、展映、大赛、产业推介、投融资路演、公益直播、文创市集等活动。大会重点关注网络视听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新内容、新业态,涵盖精品内容创作、媒体融合发展、国际传播、视听+乡村振兴、视听+新消费、视听+体育、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5G与AI技术应用创新、VR/AR、文创产业投融资等产业链热点和前沿课题。

6月4日下午,在互联网电视产业发展论坛上,易视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侯立民以《大屏困境的破解之道》为题发表演讲。

刚才听到前面包括昨天的演讲,包括前面几位的发言,大家可能共同感触都相似,我的标题稍微居安思危一点,提一个大屏困境。像长视频网站这些故事是类似的,不止是长视频网站,从我们做电视相关的,不管是软的、硬的、内容的,可能都会有一定的压力感。

这是个十年的会,简单感触一下过去十年我们从做互联网电视,当然IPTV更早。过去十年都做成哪些事,我感觉几点,一个是从网络上,跟运营商关系更大一点,光线介入很普及,视频播出和交互不再是问题。再有智能终端的普及,不管是电视机还是机顶盒,当然现在从大的观点来讲,原来智能终端是单向,现在不管是智能屏还是AI盒子正走想智能终端换代的节奏。至少我们有了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在电视终端有了。

另外一点其实不管是我们视频网站也好,电视机的厂商新媒体运营也好,还是IPTV、OTT的播出平台也好,大家实际上都构建了非常多的碎片化森林式的电视播出平台。每一个电视播出平台基本上也都比较同质化,开机一个普流,一堆门户,一堆推荐位,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态势。过去十年是做到这些,用户可以点他的内容了,这是一个进步。

另一个角度我们这个行业的进步,其实不够快,对我们自己比有进步,但是比起整个互联网发展还是慢了一点。刚才我看有个图是网络视听的实用率的比率,实际上发现跟我这个饼图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是个大致估计产业收入规模的一个图。大家会看到把IPTV中间画成一个小圈了,因为它确实体量有点小,IPTV、OTT加起来数据规模应该是对的,具体来源不太记得了,其实这是说IPTV应该是从运营商结算过来的收入,OTT应该是有统计这上面的会员,包括广告这些收入的,大概就是一个大几百亿的规模。同样咱们视听网站1000多亿的规模里,其实大屏占的也就是十分之一的样子,短视频其实产业规模一下子2千亿往上了,直播实际上也达到了传统综合视频网站的规模。所以像短视频网络直播,包括综合视频网站,网络视频更是这样了,网络音频更是这样了。大家会发现这些规模比较大的网络视听几乎全都在小屏上。每一个都比大屏IPTV和OTT加起来还要多。所以为什么说我们是有点大屏困局呢,就我们虽然在发展,但是发展得真正没有互联网快。

来源呢?我写的这些可能不如前面开场垫片的那个更真实,确实很多时候家里电视开的机会不多,也确实电视上找不到,往往不开电视的原因是因为一想这个节目电视上可能找不着,用户是很聪明,潜意识很聪明,天然知道哪些内容在哪里能找到。前段时间勇士人的最后一场球,看短视频、头条看多了,觉得想看看那场球,结果最后的选择很遗憾作为一个OTT、IPTV的常年从业者,非常遗憾拿出了手机打开腾讯体育,买了点币,看了这一部付费,然后投屏,那也是大屏几个礼拜以来的第一次开机。内心的痛苦是非常深切的。

前段时间我们技术副总跟我说,连我老爸从湖南到北京来陪我,现在电视也不看,也变成刷抖音、快手。我们一直觉得电视是一老一小,但实际上以我们现在的节奏,老人也在可能离我们大屏会远去,因为他会发现短视频上手机上他看到的东西更贴近他,更符合他的愿望。原来电视不管放什么,我反正就看,因为老人觉得自己找节目点播节目就不方便,但实际上这几年从拼多多开始,都抖快这些,全社会从小孩到老人大家对互联网的使用方式,对IA化、个性化的使用方式,大家全社会的认知已经不是我们两三年前认知的那个层面。所以我想从用户角度这就是大屏困境。

产业方面,前面用户的困境带来的结果。首先从电视广告,不管是央视、地方台,传统电视的广告,听到往往是一年20-30%的下降,这很恐怖,它是持续的。所以电视广告规模应该也就是千亿左右,不官方,粗略估算,但跟网络视频直接相关的广告就2千亿以上。IPTV用户虽然发展到3个多亿,但基本上见顶,比较挑战是实际上IPTV包括专网的OTT,我不知道公网OTT怎么样,用户活跃度其实是有所下降的状态。这下降我分析根本来源就是来源于手机,来源于更直接的新一波的短视频冲击,包括网络直播的冲击。

另外一个次级一点的就是电视机,虽然易视腾参与不多,但电视机一年4000万台,这是10年前完全一样的数据,大家如果看手机销量的增长,高点已经5个多亿,疫情这两年稍微又因为芯片降了一点,变成3个多亿,但跟电视的量已经拉开很多了。用户大屏困境的结果就是在产业这端,我们的发展遇到很大的压力。

简单分析一些原因,逻辑不太系统。首先一个电视的使用度低,开机机会越来越少,这样实际上带来它的流量、点击率,实际的转换价值都下降。另外电视机实际上一个人多个手机是常有的事,手机一两年更换是常有的事,但我们电视机在各个场所位置的普及,其实是比较弱的。大家电视机客厅肯定是主要,但我发现至少我家的情况是从客厅搬到卧室,然后搬到别的地来回换,比如说健身的地方来一个,餐厅来一个。但是往往放在这儿的电视,打开还是同样的内容,还是同样的直播,所以实际上我会发现这个电视跟我的场景,跟我的健身房,跟我的餐厅不怎么搭调。所以我不会去开它,所以还是黑在那儿。甚至有时候在这样一个房间里,这一大块黑屏其实很不搭调,甚至很难看。

还有一点重要的电视上没有实现内容全聚合,但手机上其实是各种内容各种APP完全聚合的位置,我想看的东西一定在某个手机APP能找到。想看任何某个东西,最终结果拿出手机来找到它,当觉得不够大不够好的时候,顶多往电视上投一下。在这种心智模式底下,大屏必然会走向边缘化。所以电视上如果不能实现真正内容全聚合,跟手机的竞争,哪怕不是竞争是跟上都很难做到。现在在OTT、IPTV平台上,很多时候还在考虑什么东西不能上我们的平台,尤其IPTV受到约束多一点,很多时候还在想这个东西不能进,那个东西不能进,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结果就是是这些东西没进来,但是用户不再看IPTV,不再看电视平台上的东西。

还有一点交互体验,电视的交互体验进步有限,虽然现在有了一些语音,有了些多屏,但是不够到位,操控起来还是吃力的。

当然还有一点电视机跟整个互联网生态其实还没有真正连通起来。IPTV上最严重,连网络都通不了,OTT上好一些,网络可以直连,但毕竟体验是割裂的,所以它和互联网的连接还是闭环的了。像刚才前面有位发言谈到,电视上品效合一,看到一个流量就可以点击下单了,当然电视上循环天然是断的。这时候普遍的广告主对品效合一的期望,所以期望也会下降。

问题说完,最近在瞎捉摸,发现这东西可以用一堆A说一下,重新刷一下逻辑。怎么突破大屏的困境,怎么样电视能够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渠道,能够跟上小屏发展的渠道。一个是Always on,电视为什么老是黑的。坐在沙发上捉摸为什么不愿意打开电视,为什么不愿意看自己做的盒子,很痛心,里面没找到啥我要看的东西,而且还挺费劲,掏出来按半天,还摸遥控器,各种诸多问题重新让我痛一遍,伤口上撒盐的感觉。怎么让电视一直开着,怎么让电视一直亮着,不要让电视把装得很好的家贴上一大块黑,怎么让电视跟上生活的场景,跟上家庭的需要,跟上个人的品味,变成什么环境的一部分,怎么变成这样的东西。一个是Always on,一个是Always there,为什么一户多机还没做到呢?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让这个电视能够起到随地的作用,就Always there,想说啥话这个屏上变成啥东西,没有走到那儿,希望未来通过这个破大屏的困境,走到那一步去。

然后AI Feed,我们到现在电视思维,频道思维,还是做一个频道全国人民都去看这个频道,几点到几点看什么东西,要看什么节目到什么频道去,这已经是20年前的事。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拿出自己的抖音,都在看一个自己的频道,不去动它就在那播都是自己的频道。有多少个自办频道呢?不让他们自办频道,但用户天天都在看自办频道,所以怎么样用AI的方式去Feed,抖音、开手就是这样,所有个性化推送的平台就是在Feed。

Aggregation,全聚合,哪里有内容人就到哪里去,不是说我们哪些内容不聚上来用户听我们的话,看我们已经有的内容,不是的。用户到达这些内容有非常多的通道,而且用户已经非常应熟于互联网化的体验。跨屏永远的命题。最后提一个电视机器人,电视这个东西早晚也必然会变成一个个性化的互动性机器人化的服务。

前面都说这么多,后面就简略了。Always on希望它能适应你的环境,上午下午晚上都播什么,给推什么剧,什么时候提醒我该睡觉了,这是我们期望的Always on。前段时间去体验一下特斯拉,发现它上面居然搞一个壁炉模式,一下屏变成壁炉,底下吹热风,感觉像跑到环球影城做4D影院了,就差后面给喷点水雾了,这就是场景化的模式。这跟特斯拉不搭配,但跟电视大屏很搭配。2011年的CCBN上,那时候第一次在展会上播互联网电视,就弄了一个鱼缸在那,大家很愿意在那,看着舒服好玩,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个特别的鱼缸服务。跟央视网看漫直播的,鱼缸高大上,里面都是大鲨鱼,其实可以更美更轻松更鲜艳一点,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场景的一部分。所以为这个也在做些产品性的尝试,在什么样的场景放什么样的,高打扰度的,低打扰度的,契合场景的,符合个性需要的。

电视其实有很重要的装点功能,环境氛围功能,也许是个一直有点忽视的事情。Always there,餐厅、客厅啊刚才说过几遍了。现在流行装修方式是没有电视墙的,它可能还会搞个投影仪,但是没有电视墙就意味着用户心里面有个逻辑,反正我不看手机,我拿手机。当然Always There有很多,除了家庭还有各种环境,各个公共场所,商业服务场所,这些东西到目前为止都是非智能化非联网化的,更是我们一个新的互联网电视空间。

AI Feed,既然短视频能给我们排播,为什么做大屏不能做更聪明的排播呢,有更清晰的数据,有更鲜明的日常生活习惯。

全聚合,刚才已经谈到,现在在我们的行业IPTV DT里大家做的是CP层面签约式的聚合,这种聚合满足最初的需要,把自己做成一个第一代视频网站。但是下面一代就从视频聚合的角度,我们可能所有的播出平台,尤其是IPTV、OTT非常需要变成全网式的聚合。手机上有的一切合规合法可管可控都应该到大屏上来,至于播放规则要符合规则,只要符合规则都应该有合理开放的商业模式能够上到大屏上来。只有在这种时候大屏才是一个可以和小屏竞争的网络视频播放环境。当然视频之外还有各种其他。

中短视频聚合,在小屏上个各个APP为单位,电视确实有更强的内容属性或者功能属性,咱们在电视上是有很多应用商店,但是用户用起来其实它更多不是走到某一个APP里,而是更看整合的内容呈现。所以个人观点觉得在电视大屏上早晚会重新出现跨来源的短视频聚合。

跨屏应用,刚才胡老师也谈到,核心是整合现有成熟的互联网生态衔接起来。这不多说了。

这是我们在尝试一个挺有趣的东西,希望从家庭亲子的角度让大屏变成我们家里带孩子陪孩子玩,一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工具。所以我们这个应用在小米的应用商店上用户转换相对不太多,因为流量名气不太够,但发现一旦用户使用后黏性是超强的。这概念是什么呢?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挂在电视上,玩个数读,玩个大富翁,一边陪孩子玩,一边还寓教于乐,还产生黏性,玩挣分,挣分建设家庭,会持续变成一个虚拟家庭式的生活体验。

最后关于电视机器人,现在也在试图让支持每一个屏幕背后有一个持续的算法和一套持续的数据,去帮我们优化对每一个电视,每一个家庭的服务。所以从技术结构上我们在云端做很多Agent,来负责对家庭的Feed、交互体验、订阅等等这些东西来做持续的响应处理。包括消息系统和对话的机制,不管语音还是非语音的,背后这些东西最终会变成一个通过Agent来持续交互和持续学习的过程。

这是和未来电视一起做AI电视的一个尝试,也是把传统切片点播变成AI化的播出,把AI机器人和Feed的理念是一脉相通的。

我就给大家分享到这儿,谢谢!